发布日期:2022-08-16 09:42 点击次数:56
关于人生的道路选择,很多文章都在阐述一个道理:“人生就在于选择,每次不同的选择就是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听起来,“选择”很重要,并且这种语气和论调也符合了“我们是命运的主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和道路”的心理,好像只要我们选择得好,人生就走上巅峰。事实真是如此吗?
是什么推动你做出每一次的选择
所有的选择都是外界影响的结果还记得你第一次投简历的过程吗?是否只要跟自己专业擦点边的都会投一份简历进去。但是面试时,你还是会“优中选优”?选择更符合你心仪的岗位。
但是,所谓的“心仪的岗位”其实也是被反复宣传的结果,就是你师兄师姐、前辈高人的成功案例影响后的结果,例如某某师兄在500强大厂入职,月薪X万,这个就对你的选择起了一个强力的引导和标杆作用。
你的每一次选择,其实都外界和内心的平衡结果,很多时候你分辨不出哪些是你自己的决定,哪些是别人影响的结果。
喜欢星座的同学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星座的描述和标准对自己来说是越来越准,神奇极了。但真实的情况是:你对自己的星座描述看得越多,自己的行为和倾向就越向这个描述靠拢,最后与星座的描述重叠度非常高,你会发现星座果然“非常准确”啊。这就是因果倒置了,是你选择了向星座的标准靠拢,而不是星座特别准。
星座似乎很准,也是你主动选择的结果
找到影响你选择的背后原因我们进入企业后,其实工作重心也是不断调整,有的继续在技术上不断积累和精进,有的更喜欢做销售,有的则释放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总之,在这个过程中,你在持续选择自己的前进方向。
这个选择的过程看起来是你在主动选择,其实更多的是工作岗位在选择你。例如你现在有个机会从程序员的岗位转到HR岗位上去,一方面的原因是你具备了HR的部分素质,但是更多的是HR这个岗位的工作和未来前景吸引了你,你最终转到HR岗位上。这个过程其实是HR岗位先动的手,你只是被动地进入了它提供的轨道。
背后的原因,影响你的选择和决策
这种原因与结果倒置的情况很多,在现实生活经常发生,但是人们更多地按照自己观察的结果和经验来判断。
游戏机厂家 255);">例如我老家有一家人比较悲惨,老爸得肝癌去世了,几年后,两个儿子也相继得肝癌去世了,大家都觉得这是“肝癌遗传”的结果。
但事实上肝癌是不会遗传的,而是他老爸喜欢吃点花生米喝点小酒,小孩也跟着老爸吃点花生米,一家人都养成了喜欢吃花生米的习惯。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没现在这么好,花生米发霉了也不舍得扔掉,都会洗干净炒一下再吃。发霉的花生米上有非常多的黄曲霉菌,即使炒熟了也不会破坏黄曲霉菌的毒素,这是得肝癌的罪魁祸首。
我们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也是如此,很多情况要找到背后的逻辑和原因。
例如在我前面那篇批判“圣母心”的文章中,那个同事小A之所以进入世界500强大厂,其实可以预测的,不是偶然的,我们看一下:
小A原来在昆山某零件制造企业做质量管理工作,工作兢兢业业,老板对他也很看重。
但是老板带着创业的一个老兄弟(叫老C吧)就不开心了,因为这个老C是分管质量的,小A来了后发现了很多品质保障上的问题,提了一系列的改进建议,老板很开心。但是老C觉得被打脸了,于是就不断给小A穿小鞋,两个月后利用小A报销时填错单子的问题闹到老板那里,小A就顺理成章地被开除了。
小A后来去了某个世界500强大厂,也是做质量管理工作,一路畅通,年收入是昆山那家企业的十几倍,在2010年前买了3套房子,产品中心现在在单位中混得如鱼得水。
有一次喝咖啡时他感慨道;“说起来啊,我还得感谢老C,如果不是他作梗,我哪有现在的状态。”
我当时就鄙视他:“你这啥心态,发达了后开始圣母了?你为什么要感谢坑过你的人?你应该感谢这些年一直奋斗不止的自己,不要感谢错了。再说了,当时如果你选择妥协,就不会被开除,你追求卓越的精神让你选择了更好的发展轨道,原来的发展轨道中即使没有老C,还有老D、老E在前面拦着你,你离开原来的环境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所以你不要感谢错了。”
在这个案例中,小A进入更优秀、更规范的企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他已经做出了选择:持续追求卓越。
我们的选择,都是时代的需要,都是反复匹配的结果我们进入某个企业,看起来是我们和企业双方互为选择、最终达成一致的结果,其实更多的是我们的某些特质与这个时代进行了共鸣,从而做出一个接近最优的选择。
例如80年代中国的通信行业被七国八制的国外企业把控,中国迫切需要自己的通信企业,于是“巨大中华”崛起,这些企业与时代共鸣。这些企业又需要各类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于是很多人进入这些企业的筛选筐进行匹配,最后有幸加入到这些企业中,为中国的通信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能力符合时代的匹配结果,就被选择上了
改变命运的核心方法,不是去选择更高大上的岗位,而是拥有让企业愿意选择你的特定能力有些同学会问:“那我现在在工地上搬砖,也是时代选择的结果?”
恐怕是这样的,这个时代需要搬砖的,而你的能力又只能搬砖,那么你不去谁去?
每次选择都是一次筛选,经过无数次的筛选后,你走到了现在今天的位置上。但是这个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筛选和选择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你有了什么能力,就会进入到什么位置上去。
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发展、更新、强化你的能力,让它帮助你不掉队、不沉淀。
不断生长,改变命运
有些同学会问:“有的人好像也没啥能力,就拍拍领导马屁,结果比我们这些干活的人收获更多,凭啥?”
其实,“拍拍马屁”,有时候不也是一种能力吗,也是某种筛选标准。换个角度说,拍拍马屁在很多场景中是能推动业务发展的,例如你希望客户将某个订单给你,难道你不会去拍一拍?
有些同学会问:“我天天写PPT,结果不如那些拿着我写的PPT去汇报的人?”
其实这也是筛选的结果,讲PPT的能力要求比写PPT的能力要求要高多了,他除了要讲清楚要点、将内容讲出花来,还要将现场所有人的问题都解答清楚,通过项目规划、风险、预期结果等来说服别人,这是才是那些写PPT的人所缺乏的。
总结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你在选择更好的岗位,岗位也在筛选你。看似我们在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其实都是“被宣传、被引导”的结果。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使之与时代的需求匹配,从而不断向上行走。
(请关注镭师兄,华为20年)
关于选择,你有哪些故事和想法?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7月12日,国新办就2022年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举行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在回答界面新闻提问时介绍,为了帮助...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7月12日,国新办就2022年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2022年7月11日0-24时,广东、安...
中国女排的集训进行了将近一个月,蔡斌指导也是时刻关注球员们的表现。如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魏笑 深圳报道随着病毒的变化,我国再次调整疫情防控举...